杀楚

古来悲不尽,况我本多情
微博@-杀楚-

 



昨天收到的私信提问。因这个问题我很早前也有过,所以决定组织一下语言今天再来答。问题内容授权过公开,我存个档。

好……就,还是只谈谈我的个人想法,可能有参考价值也可能没有,仅作交流使用,不存在任何指导意义厚!因为问题内容还涉及了一点对未来选择的思考,所以原谅我回复时这么谨慎。


这个问题还是可以分为好几个部分,但这几个部分都有关联,我们从第一个“在这个时代搞纯文学是否有出路”开始往下讲。

你知道在你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把两个概念混进了一句话里,实际上你问的不是纯文学的出路,是你自己的出路。纯文学的出路在我看来很简单,这三个字释义里就有一条——与商业文化相对抗的文学观是纯文学。一个创作者一旦开始追求纯粹的文学创作,他就必须得走向孤独,因为这是文学最终要讨论的东西,即便它可能在这之上还有许多现实意义的标签,但拨开它的核心观看时最引起人共鸣的一点还是孤独。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先略过不讲了,全世界文艺作品的内核在解读时可以找到共通性,而人类为什么这样契而不舍的想要与人表达孤独感可以单另再写一篇,这是件仔细论述起来就显得很悲哀的事情,这里和问题关系不是特别密切,我先不说了。

换言之,纯文学不会消失,就好比艺术不会消失一样,我觉得纯文学的出路用不着你我操心。


现在我们顺着来讲讲人在当今社会搞纯文学有没有搞头,和文字是否只能成为工作的附属品。

因您说自己是纠结专业选择问题,这个问题本人非常有发言权(……)1个建议:大学时期选专业,在可能的条件下一定要选你喜欢的,不用过多考虑就业的现实因素,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四年后毕业市场环境会发生什么变化。你当时觉得有前景的专业很可能市场饱和了,没选的冷门反而爆了,这些不确定因素非常之多,与其绞尽脑汁思考什么专业更有价值,不如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开开心心上大学算惹【。

((当然我讲的是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哦,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很好,需要迫切一毕业就工作的建议还是慎重考虑一下……不过话讲回来我个人觉得当代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饿死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我不知道你说“文字是否只能成为工作的附属品”是什么意思,因我本人是做媒体的,从营销学上讲……我随手一翻能找出无数个ppt来告诉你如何把纯文学作品变成面向大众阅读的东西、纯文学的市场出路在哪里(体会一下这句的反讽意思),但我们都知道艺术创作不是这么搞的。

现实生活里想要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是非常难的,然而也不是说并不可能。

对大多数人来讲,“喜欢”并不是一个能够持之以恒发电发热的动力源,能够坚持下来的只有少数人。我为什么前文说能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就选,是因为在有限的放纵当中,假设你能够为喜欢多提供一时片刻的支撑,你会发现这对你之后人生的作用是非凡的。

至于怎么区分“爱好”和“工作”,我得跟你讲【。这个问题不光是你我的问题,还是许许多多人的问题。

安利一下卡夫卡的散文集:《像地狱的沉沦》。


好,最后一个问题。

我去年考到了语文老师的教师资格证,实不相瞒虽我家里一群人是语文老师但我成长过程中并没在家里得到特别多的指导……()所以考后很长一段时间我还在读教育学相关的书籍,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思考过无数遍,然后我想到一件事。

高二没分科前我的语文老师曾经花了一周的时间来讲当时人教版课本里红楼梦选段那篇课文,就是黛玉初进贾府那段。他是个年纪比较大的男老师了,很少用课件,上课时自己在黑板上画了整部红楼梦的人物关系图。我犹豫如何在应试教育中传递文学的概念时突然想起了他——回顾我本人的高中经历,因为这位任性又可爱的老师,我几乎没有一学期是按教学计划真正学完所有课文的,但我的高考语文成绩却很不错,是我们那届最好的。

我得承认,应试考试中的成绩不错,和文学概念上的“不错”还是有一定差距,因为归根结底这是两种相斥的审美。

但人是很奇妙的,美是共通的,当一个老师愿意用一周的时间给你讲红楼梦时,基础的、对艺术鉴赏的审美能力就已经被根植了下来。

这种审美能力在以后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但是不妨碍我从那时候开始体会到文学的概念。

因为归根结底,“教给人文学”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让他体会到艺术是多么美的一件事啊。



((我怎么又bb了这么多……

  44
评论
热度(44)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杀楚 | Powered by LOFTER